管辂疏与割席之行
管宁割席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件,它发生在公元前139年的西汉时期。这是一次政治上的大地震,揭开了党锢之祸和淮南王刘安被定罪的序幕。下文将为您带来这次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。
管辂疏
西汉时期,外戚之权削弱,官僚集团开始兴起。至汉武帝时,太尉李轶、大司马刘敬、镇西将军曹参等为代表的官僚阶层势力达到了顶峰。管宁,字辂,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和政治家,曾经任过内史中丞和尚书令。当时他与这个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,太常卿杜延年,有交情。但是,汉武帝时期,随着氾胜不正之风日益盛行,政坛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上下不和的局面。。
公元前139年,管宁向汉武帝上疏,质疑官员贵族之间的特权,主张恢复汉初刺史制。可想而知,这封疏令政治队伍的反对派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。短短几天的时间,流言四起,党锢之祸的阴影笼罩着整个政治局势,管宁的命运也注定是不祥的。
割席之决
公元前139年,汉朝官员大臣李蔡和莫之许相继奏报:淮南王刘安藏书之中有诸子百家之说,为谋反之谋。汉武帝大怒,密令太监到淮南拿刘安的书籍。太监确实在刘安的仓库中找到了一些著名的名著,也发现了一些声明不可发表的著作。汉武帝下令查封刘安所有的藏书,并派人前往淮南将刘安和他的妻妾押回京师。
这时,太常令杜延年向管宁求援。管宁对杜延年说:“我试图对帝王忠言,结果人家一窝蜂地欺负我。退一步,我就是愚笨的人,我怎能接受其他人的牵挂和期望?”于是,他决定割席。
割席之行
割席,是指管宁断绝与其他官员和统治阶层所有的联系,以表示对政治上的错误和不公的反抗。管宁:“晨兴头已白,赴洛城十里外,邯郸笑吾无,平原语我狂。手书席上言,披剑刀门外。”意思是:“我早起,窗户边刚刚微亮,就出发了,经过十里路到了洛城,邯郸的人都嘲笑我是毫无价值的人,平原的人都以为我是一个狂人。我在席子上写下自己的心愿,然后披剑走出门外。”
管宁所说的“手书席上言”,即《割席书》。这篇书郑重地表示了他的决心和态度:“管辂以无几篇知名,以有至言独异;以不谀事君,称意作人之弱;以将为忠臣,将共掇黄金。”通俗地讲,管宁说:“我没有很多优秀的文章,但我写了一些非常有道理的话;我不会谄媚地理事君主,我喜欢称赞人类的弱点;我将成为我忠诚的臣民,我会与我的朋友共同收藏金子。”
管宁的割席与“责成之事大,唯用割席”(《周易·大归》)不同。管宁并没有当仇敌视政治对手,因此他受害不久后就向汉武帝请罪,希望得到宽大。“割席之行”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割席故事之一。从管宁的角度来看,虽然他犯了错,但他有独立思考和公正见识,最终对中国古代思想和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管辂疏与割席之行,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佳话,历久弥香。他们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先贤,他们以生命诠释了爱国、忠诚、正义、独立自主和正视历史的伟大品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p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